在 2021 年 4 月 8 日舉行的華為全屋智能及智慧屏旗艦新品發布會上,這一觀點被提出。
圖片來自網絡
在這場發布會上,華為在去年提出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的基礎上,詮釋出“全屋智能”的真正面貌——以“1+2+N”的形式,給家庭裝上一個搭載鴻蒙 OS 的“智慧大腦”,結合兩張智能網絡對全屋生態進行整合。
華為全屋智能以全屋智能主機為中央控制系統,同時具備 PLC 全屋網絡和全屋 Wi-Fi 整合全屋生態系統,從而推動智能家居由以往的“單品智能化、單系統智能化”向“全屋智能”邁進。
全屋智能需要全面融合的技術能力,這意味著要想解決就要有平臺、生態,芯片,專有操作系統,通信等多方面問題,僅靠硬件產品智能、軟件智能,或者是單系統解決方案,遠不足以實現全屋智能。
對此,華為提出了“1+2+N”的全屋智能解決方案,“1”指集學習、計算、決策于一體的家庭智能主機,“2”指兩張核心網,即全屋 PLC (PowerLine Communication)和全屋 Wi-Fi 6+,“N”則是全屋生態整合。
圖片來自網絡
余承東解釋稱,華為全屋智能是以全屋智能主機為中央控制系統,具備 PLC 全屋網絡和全屋 Wi-Fi ,支持可擴展的鴻蒙生態配套,對全屋環境、用戶行為及系統設備等進行分布式信息處理和智能決策,給用戶帶來沉浸式、個性化、可成長的全場景智慧體驗。
其中,全屋智能主機是集學習、計算、決策于一體的“智慧大腦”,具備智能化的中央控制模塊,同時也是首個模塊化設計的家庭智能主機;這主要體現在內部構造上。
據余承東介紹,華為全屋智能主機內部包含中央控制系統、全屋 PLC 控制總線、全屋 Wi-Fi6+、智能溫控風扇、光貓以及兩個擴展模塊全屋存儲、全屋音樂。基于這一設計,使得該“智慧大腦”具備高集成,可按需擴展,易維護等優點。
圖片來自網絡
另外,全屋智能主機首次搭載 HarmonyOS,擁有鴻蒙 AI 引擎,可以實時搜集、計算華為 1+8+N 終端數據、傳感器數據、互聯網數據,通過兩張網絡傳遞到鴻蒙 AI 引擎,鴻蒙 AI 引擎再調用場景模型,在本地進行實時分析計算,形成決策,控制設備執行各類場景,從而實現多條件動態預判和主動智能。
也就是說,基于全屋智能主機,能夠實現獲取多維度信息,執行控制指令、可擴展場景模型、進行計算決策引擎等多方面功能,能夠在清晨喚醒等場景下得以應用。
另外,華為還自研 PLC 芯片解決了PLC 在家庭網絡中存在的干擾和衰減的兩大難題。
目前,華為全屋 PLC 技術已實現支持 2000 米傳輸距離,能夠覆蓋高達 500 平的大戶型。在華為實驗室測試中,能夠實現顯示累計 100萬+小時不掉線,通訊成功率高達 99.99%,在擴展性上可連接設備可達 384 個。
華為方面指出,PLC 是家庭物聯網連接技術的未來。
華為全屋智能的另一張網是全屋 Wi-Fi 6+,其主路由包含 1 個 IPTV、1 個上行連光貓、1 個連PLC、5 個多房間 AP 擴展共 8 個網口,從而實現全屋 Wi-Fi 覆蓋。
為了實現無縫連接,全屋 Wi-Fi 6+ 支持華為鴻蒙 Mesh+,根據華為實驗室數據,配合部分華為手機無縫漫游可以做到 20ms 熱點切換。
圖片來自網絡
在全屋生態整合上,華為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支持照明系統、水健康系統、環境系統等 N 大系統,并在鴻蒙生態下拓展合作伙伴,目前已達 1000+ 大品牌,西頓、AO史密斯、美的等均包含在內。
此外,作為一套系統性可量產落地的實用方案,華為全屋智能提供了一站式 4S 服務——消費者可在 App 上查看施工過程,通過 NFC 一碰交房,同時配套售后和日常維護等一站式服務。
華為全屋智能與多個家電品牌達成合作關系,體現了較強開放性的同時,也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提供了更多選項。
整體來看,華為試圖打造的是一個基于全屋智能方案的開放的智能家居生態,而華為憑借自身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積累,試圖在生態中扮演底層基礎設施的角色,這是一種典型的平臺化思維方式,而這也正是華為所擅長的。
圖片來自網絡
從全屋智能構建來看,可以說,華為已經提供了一個參考樣本。
不過,從華為全屋智能發布會來看,華為或將消費者業務的收入來源押注于智能家居——不僅在零件層面,華為還自研 IoT 芯片,開放操作系統,在擁有足夠的平臺掌控權同時,也形成一個完整的全屋生態閉環。